close

1    

選擇歷史閱讀的制高點──廖彥博的史鑒與膽識 文/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當我們眼睛盯著電視,吸吮宮闈秘辛,有意無意閱歷著人性卑劣、邪淫、貪婪、惡毒的戲碼,其目的何在?尤其是清史,往往被描繪成骯髒、汙穢而血腥,如慈禧如何得到咸豐的寵幸,殘殺異己以掌控政權?順治如何依戀董小宛而出家?雍正如何死於血滴子?乾隆又如何暗中認祖而不歸宗?在這串八卦之外,康熙故事總算乾淨一些,不愧為寬仁簡政所帶來的福蔭,但是在查良大師與仲春冰凌筆下,以及周星星惡搞的電影、某電視台拍出的電視劇中,又有面目全非之憾。

當然!讀歷史的讀歷史,而看小說、電影、電視的純娛樂為主,兩碼子事。然而,錯把馮京當馬涼,日久生非(生飛、生灰,還是生輝?),就會被當作「沒常識」。談論歷史的時候,還是回歸歷史吧!

剛拿到廖彥博的《愛新覺羅‧玄燁》,是有些疑慮。在名家群立,著述如海的素材中,如何能大敲鑼鼓,另樹旗幟?彥博首先選擇了「自己的觀點」,不是清人觀點、遺民觀點,更不是教科書式的觀點!「自己的觀點」是站在你、我活生生能呼吸能思考的觀點,放棄了說八卦、說風涼,或者隔山觀虎鬥不干我事的態度,把康熙朝政治與人事的利害擺在今天來思考、揣摩,當作邏輯推演,而成為我們立身處世生活智慧的一部分。至於事件真相(真相永遠不明)與歷史定位(留予他人說風涼),與我們「活著」的狀態無干,更不是關注的焦點。

如果說用流水帳述說康熙六十一年,肯定會得罵名。彥博則能舉重若輕,用七個章節,橫掃一甲子。首章,交代了康熙先祖努爾哈赤、皇太極如何征討大明江山?孝莊皇后如何扶立六歲順治,如何安頓野心勃勃的多爾袞為皇父?二十五歲的順治因天花而往生,又如何扶立八歲已出過天花的康熙繼位?緊接著寫康熙如何擺佈四個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而取得政權的穩固?第三章以後,平三藩、收台灣、治黃河、立朝規、修明史、征噶爾丹,完成立國大業。唯一遺憾的是,仍然躲不過「九子奪嫡」的悲劇。

彥博不採史傳論春秋義理的筆法,不跌入演義小說的怪誕浮誇,而是採用後設拼貼來書寫。時而與讀者對話,時而呼喚歷史人物,時而揶揄相關的影劇創作,最後還來一場新式辯論比賽,讓雍正的兩個弟弟胤祥、胤?擔任正反雙方,展開王位繼承權的辯論。儘管結構如此複雜,但節奏仍然穩定明快,又間插時新的網路語言,也有熟稔的專屬台灣社會的流行術語,很可以引人大笑。兩岸分隔五十餘年,超過兩個語言世代,如果是彼岸讀者閱讀,相信也會被這些新鮮、唐突卻又到位的語言給逗樂了。

不過,更值得推薦的是彥博的史鑒與膽識。讀寫歷史,不外乎察微知著,鑑往知來。彥博以幽默的語氣、遊戲的趣味,述說康熙「平凡人卻做了不平凡的事」,讓我們看到了「經營王國日理萬機的難度」,同時也讓我們瞧見康熙朝宮廷王儲的傾軋、權臣的興替,以及君王與臣子之間的零和遊戲。君王縱容臣子貪污、舞弊,表面上要買臣子的忠心,骨子裡卻握緊生殺大權。當臣子攬權之際,便是到了揭發、撤換、誅殺的時刻。而王儲或臣子們並不是不知道危機,只是在權力競逐中,被養大的慾望所控制。刀口舔血,終究要亡於刀下。在西方國家也是,傳統帝制的悲哀,都無法逃離這樣的宿命。政治是條不歸路,永遠在父權的桎梏下反覆,聰明的讀者可要三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讀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