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新覺羅‧玄燁

──抹粉的聖君

 廖彥博◎著

第 一 章
康熙王朝的來龍去脈

康熙這個年號,不是玄燁自己取的,是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和大臣們商量後選出來的。「康」有安寧的意思,「熙」既代表興盛繁榮,又有明亮祥和的意思。康熙,就是希望這個皇帝統治底下的百姓們,安詳康樂,興旺繁榮,大家一起過好日子。

愛新覺羅‧玄燁

現在來說說這個小男嬰的姓名。「玄燁」是滿文翻過來的,滿語念法應該是「HiowanYei」,滿文裡,這是什麼意思,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中文裡的「玄」字,似乎有向當時的「玄學」致敬之意。這個「玄學」不是老莊之學,而是西洋傳教士傳進中國的歐洲學問。「玄燁」,似乎寓有希望玄學能在中原大地上發光茁壯的期許。

玄燁小朋友一出生,就在宮女、太監的陪伴照顧下長大,兩歲時「出宮避痘」,住到了宮外不遠一處宅院裡,與保母朝夕相伴。四歲多時,小朋友還是罹患了天花:全身長滿紅腫的小膿痘,發高燒、全身倦怠、關節痠痛,痛苦不堪;儘管有保母們的悉心照料,還是得靠自己的抵抗力來度過這一關。

病得奄奄一息的玄燁小朋友,終於靠著自己的免疫力,成功的戰勝天花(出痘)。看見他體力漸漸恢復,慢慢吃得下湯飯,又可以活蹦亂跳,在旁伺候的保母孫氏和宮女蘇麻喇姑比誰都還要高興。這孫氏是漢軍正白旗包衣(滿洲話的「家奴」)曹璽的妻子,被分派來照顧皇三子。她把玄燁從小男嬰拉拔長大,變成一個活潑聰明的小男孩,伺候起居無微不至,是小朋友童年最親近的保母。孫氏的兒子曹寅是玄燁小朋友的玩伴兼隨從,從小一起生活,玩耍翻滾,關係非比尋常。曹家和玄燁的故事,稍後會繼續上演,現在我們只要知道,曹家後來落魄,出了一位子孫,寫出《紅樓夢》這部巨著就好。

至於蘇麻喇姑,她是玄燁小朋友的祖母派來,原先她是孝莊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身的陪嫁婢女,這時候是以皇太后特派員的身分,就近照顧小玄燁,順便督導各位宮女太監,保護年幼的皇子不受下人謀害。順便說一下,受到二月河小說《康熙大帝》的影響,很多人往往把蘇麻喇姑想成了潑辣俏麗的少女。站在忠於歷史的角度,我不得不在這裡沉痛的指出:早在順治末年,這位蒙古女士就已經不只是一位熟女了。

玄燁小朋友就在孫奶媽和熟宮女蘇麻喇姑等人的細心看護下,平安的長大。他的老爹順治皇帝,這時候滿腹心思則沒放在他身上。究竟,玄燁這位排行第三的皇子,為什麼會繞過比他年長的兄弟,即位為帝?為什麼順治皇帝會看中年方八歲的玄燁?玄燁繼位,這是他本人的主意,還是皇太后與各旗旗主的決定?這中間的陰謀攻防,到底是滿洲八旗之間政治與情愛的糾葛,還是參雜了明亡清興八十年裡的動盪紛擾呢?

玄燁小朋友,你可以先退場休息了。因為接下來,我們要先把時鐘往前撥,回到明朝萬曆年間的長白山麓,從你祖先崛起的故事開始說起。

那些年,我們一起搶奪的中原

很久很久以前,在長白山麓一帶,北起黑龍江、大興安嶺,南到遼河兩岸的遼闊平原上,都還是茂密的森林。在這裡,住著一群以狩獵、捕魚為生的通古斯族人。他們和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不一樣,不是在馬背上討生活,而是靠精湛的箭術,還有近身搏擊、團隊合作的本事,來設置陷阱、搜捕獵物。部落裡的男人在遇上糾紛、出動獵捕時,他們會臨時組成一個叫做「牛錄」的戰鬥單位,「牛錄」在滿洲話裡,是「箭」的意思。帶領「牛錄」的人,叫做「貝勒」。貝勒不是常設的職位,架打完了,或者貂抓到了,大家就一哄而散,貝勒爺當場恢復成小獵戶一名。

在明朝的時候,中原漢人稱這些部落為女真。女真部落分成和漢人來往交易比較密切的「建州女真」,和維持原始漁獵型態的「海西女真」兩大族群。兩大女真族群崇信自然神薩滿信仰,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當然,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並不曉得幾百年以前,有個也叫做「女真」的民族,從這裡一路往南打,建立大金王朝,打得中原的大宋土崩瓦解,躲到臨安(杭州)去當個偏安政權。

可是明朝官員對這個歷史典故,卻是熟悉到不行。所以他們對這群金朝後裔,非常戒懼小心,奉行「棒打出頭鳥」政策,鼓勵各部落內鬥。生怕哪天有一個共主起來,統一各部落,那就難以對付了。這些女真部落,因為需要中原的絲綢、鐵器,和明朝的來往愈來愈頻繁。萬曆皇帝時,鎮守遼東的明朝大將李成梁特別會搞這麼一套,他的辦法是扶植一個聽命於他的傀儡,封賞世襲爵位(都指揮使)。李成梁樂得看見各部首領,為了這個虛爵彼此爭鬥、虛耗。

沒想到玩著玩著,過頭了。有個想當老大想昏頭的部落首領尼堪外蘭,企圖一舉清空所有的競爭對手。很多部落領袖都在這場陰謀裡喪生,包括了一個叫做愛新覺羅的家族,其首領和準備接班的兒子都被砍死。這樣一搞,就讓首領的孫子,也就是未來清朝的太祖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孫子努爾哈赤找上李總兵申訴:為什麼殺了我爺爺、我老爹?李成梁對事情鬧大了也感覺實在不好意思,於是封了努爾哈赤一個官職虛銜。而身為首領的孫子,努爾哈赤本身看來也不單純。據說,他小時候就混進李成梁府上當外勞,講得一口流利的漢話,看得懂當時最流行的小說—《三國演義》(小努當成是「大明王朝攻略祕本」認真研究)。出於對愛新覺羅一家的愧疚,李成梁一路扶植努爾哈赤,讓他東打西搶,好不風光;為了回報李總兵的暗中相挺,努爾哈赤也表現得很乖巧,李成梁吩咐要他打誰,他毫不囉嗦立刻出發,活像是李總兵的一隻乖貓。

萬曆四十三年(西元一六一五年),總鎮遼東的李老將軍往生了,小乖貓努爾哈赤馬上變成了大惡虎,隔年就建國號大金(又稱為後金),自稱天命汗,宣告他對明朝有「七大恨」,正式起兵鬧事。沒幾年就打平女真諸部。在這一連串的軍事行動裡,努爾哈赤把手下的狩獵團體組織起來,按照黃、白、紅、藍四種顏色,分成四旗,每旗七千五百人,交給兒子、姪子統率,稱為「和碩貝勒」;隔幾年,四旗又各自擴大成正旗、鑲旗,這就是「八旗」的由來。

明朝最擔心的事情,現在終於發生了。萬曆四十七年(西元一六一九年),明朝湊集十四萬大軍,分兵三路,在薩爾滸(今天遼寧撫順附近)和後金軍隊會戰,準備消滅後金,結果事與願違,反而被努爾哈赤打得全軍覆沒。從此以後,努爾哈赤打明朝,每戰必勝,明朝在遼東的勢力,被他吃個精光,直到攻打寧遠(今天的遼寧興城),被守將袁崇煥以城頭上的紅衣大炮打退,才算吃了一次小敗仗。努爾哈赤老先生(當時六十七歲)據說被炮震傷,回去沒幾個月就駕崩了。

努老先生這一去不得了。原先按照後金的政治軍事設計,八旗旗主應該組成執政團共同行政,也就是日後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大汗則由各旗貝勒輪流擔任。可是,努爾哈赤臨終時,來不及指定接班人就去了,偏偏他又多子多福氣,生了十六個兒子,尤其是前八個大的,加上老十四多爾袞,更是爭得不可開交。這是大清開國第一次的繼承人內鬥,裡面各種腥風血雨、兄弟之間無情無義的舉動,我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總之,經過一番合縱連橫以後,努老先生的八子皇太極當上了大汗。皇太極雖然不像老爹努爾哈赤那樣,是個軍事天才,可是他的政治手段還有格局,比老爹來得更厲害。後金本來是個作戰團體,從前抓到漢人,不是充當奴隸,就是一刀砍掉,乾淨又痛快。可是,當皇太極繼承老爹遺志,繼續往山海關打,幾次在寧遠—錦州防線,吃了明朝大炮的虧以後,他看出來,如果要征服中原,打敗明朝,一定要靠漢人的力量,用漢人軍隊來打敗漢人。於是他把在遼東地區投降後金的漢人、明軍編組起來,也分為八旗,這就是漢軍八旗的由來。皇太極還採用明朝的若干行政制度,建立了後金的中央政府,他知道中原漢人對「金」這個國號觀感不好,所以把國號改成滿洲話裡和金同音的「清」。大清王朝正式登場!(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讀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