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盜墓筆記》
倪方六◎著
【出版日】:2009年05月01日
【開本/頁數/定價】:14.8cm X 21cm/296頁/定價250元
【條碼】:9789861781198
各方好評不斷,盜墓權威終結之作,帶你走入神秘的地下世界,一覽真正的盜墓文化
盜墓、反盜墓、大事件、工具、狂人、悚聞、報應、醜聞、不解之謎…具在此書
盜墓史上兩個不解之謎為何?盜墓者最為覬覦的陵墓又是哪裡?史上12大盜墓狂人又是誰?盜墓盜到「挖祖墳」又是怎麼一回事?
本書採集了散落在正史、野史、筆記中的盜墓故事,用嚴謹的態度與流暢的筆法,完整解讀神秘的盜墓文化,可說是結合所有盜墓書籍大成的終極讀本。作者簡介
倪方六
資深文化記者,新浪部落格名人。長期關注文物保護和考古發現,個人研究方向維明史和中國古代市井文化。現任職於香港媒體,發表了許多相關著作。
作者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laoni
本書目錄
推薦序:令人髮指的盜墓活動
引言:盜墓背後的文明
第一編 盜墓VS反盜墓
工具篇:盜墓利器與「鬼吹燈」之謎
秘笈篇:盜墓手法
反盜篇:機關重重的古代陵墓
後果篇:盜墓者被抓後的懲罰
第二編 狂人悚聞
人物篇:歷史上十二大盜墓狂人
殉葬篇:野蠻殘忍的人殉制度
辱屍篇:八種罕見的盜墓辱屍方式
姦屍篇:盜墓者的「性變態」行為
第三編 盜墓鬼事
奇異篇:盜墓時碰到的不可思議現象
復活篇:盜墓史上的死人復活故事
報應篇:為何盜墓者多不得好死
巧合篇:明定陵開啟前後的種種巧合
第四編 盜墓傳奇
文化篇:盜墓史上的四大文化傳奇
秘葬篇:盜墓史上兩個不解之謎
厚葬篇:盜墓者最覬覦的幾座陵墓
風水篇:盜墓史上的「挖祖墳」事件
後記 研究死人,就是研究活人
推薦序
令人髮指的盜墓活動
人類對過去歷史的探究是堅定而持久不懈的,是深刻而廣泛的,汗牛充棟的史料就是證明。然而,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有一塊聖地一直沒有很好地開發,這塊聖地就是人類最後的歸宿之地:墳墓。是人類真的忽略了這塊土地?不是,是文化使然。
中國有十分完備的墓葬制度和喪事禮儀,但在中國的文化之中,人死之後的靈魂是神聖的,也是具有某種神密的力量,對鬼神必須敬而遠之。從聖人孔子到偏遠鄉紳,從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對鬼神和靈魂的崇拜是自然而然的,仿佛一生下來就根植在他們的血液之中。事實上,中國人對祖先的墳墓,對親人的屍骨,看得比任何神靈都重要,都神聖,絕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不敬和褻瀆。
可歎的是,在人類漫長的攬幽探秘的歷史考據活動之中,出現了一種極其醜惡的現象,這就是盜墓。盜墓之所以醜惡,原因有三:一是驚擾死者,是對死者及其親人人格尊嚴的踐踏和侵犯;二是破壞古物,是對墳墓之中隨葬物的空前浩劫和無情掠奪;三是損毀遺存,是對不同時代文明遺存的肆意損壞和恣意摧毀。最為恐怖的是,在人類一次又一次醜惡的盜墓活動之中,竟然出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姦屍現象!
盜墓是人類一項最為不恥的行為,但許多人認為,這是最容易發財、最為驚險刺激的一項活動。許多盜墓者覺得,在所有的職業之中,盜墓是最為有利可圖的職業之一,他們感覺十分有趣,他們願意為之冒險;他們為利益所驅使,也樂於為之冒險。人生在世上,生死至大,入土為安。可是,盜墓者卻在月黑風高之夜,打死人的主意,半夜三更地挖死人的「墳墓”,驚擾長眠在地下熟睡的人。這種行為,簡直是沒有人性,也缺德透頂。
多少年來,別無所好,就是喜歡看書,喜歡看好書。我經常逛書店,也常常看見書架上展示的暢銷書。前幾天,出版社的朋友告訴我,師永剛先生推薦的新作,希望我能寫一篇序。這樣,《千年盜墓筆記》的書稿,就呈現在我的面前。我欣賞作者倪先生的文字,喜歡他文字之中遊刃有餘的穿透力,更令我驚喜的是,這是一部探究盜墓史的佳作。
盜墓和探究盜墓,是有很大區別的。盜墓是喪失人性的行為,對陵墓的破壞性極大,挖洞盜墳,既對墳墓中的古物和屍體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也是對屍體及其親人尊嚴和感情的褻瀆和踐踏。這是世間最下流的勾當,也是世上最可恥的行為。探究盜墓,則是借盜墓人的一雙黑手,輕輕地掀開塵封在地下數十年、數百年的墓葬文化,探究的是墓中主人的生活和足跡,挖掘的是一段特殊歷史的是非曲直和歷史功過,展示的是墳墓之中所埋藏了數百年的人文風物和文化寶藏,厘清的是不為世人所知的個人隱私和歷史謎案。這是對墓葬文化的探索,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考古,因此,探究盜墓史,趣味無窮,價值無限。
本書專設了人物篇,揭示了歷史上最瘋狂的十二大盜墓狂人。作者以清新的文風,展示了一幕幕令人扼腕的盜墓行為和令人恐怖的盜墓賊嘴臉。內容游離在正史和野史之間,剖石為玉,大浪淘沙,再現了一幅幅夜幕之中盜墓過程之中的恐怕畫面。
倪方六是一位資深文化記者,還是年輕的歷史學者,對文化、考古、文物保護十分關注。從他的文字之中可以看出,他看了不少書,對歷史,對古物,對盜墓,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至於這是一部什麼樣的書,這部書的真正價值何在,答案就在書中,也在讀者的心裡!
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專家、圖書館副館長 向斯
2007年月12月18日於北京
精采摘要
〈摘自工具篇:盜墓利器與「鬼吹燈」之謎〉
到底是誰發明了「洛陽鏟」
用那些專業的盜墓工具,目的是為了加快盜墓速度,提高成功率。再者,在中國的墓葬史上,一度流行「不樹不封」的葬制,加上幾百年來風雨侵蝕,自然和人為的改變,不少古墓在地面上的痕跡蕩然無存。所以除了劉去那樣有明確的盜墓目標外,一般情況下都要盜墓者自己去尋找,去判斷墳墓的等級和陪葬品的多寡。
所謂「洛陽鏟」的出現,就有這種想法在內。「洛陽鏟」,顧名思義,洛陽一帶盜墓者使用的鐵鏟子,而實際上現代盜墓者(包括考古學家)仍在使用的「洛陽鏟」歷史並不長,不過才一百多年的歷史。
在洛陽一帶流傳著這樣的一個盜墓故事:當年洛陽城郊馬坡村村民李鴨子去趕集,見路邊有人用一根筒瓦狀的短柄鐵鏟子在挖洞插棚竿,看起來很好用,一鏟子下去就能挖尺許深。而且鏟子鏟上來後,還能帶出不少下面的土。
這個偶然發現讓李鴨子驚喜不已。李鴨子為什麼驚喜?原來他暗裡一直在做著盜墓的營生,這種鏟子無疑可以讓他找墓、盜墓更加的方便。於是李鴨子靈機一動,照樣畫葫蘆,回家請附近的鐵匠照著樣子做了一把,盜墓的效率和成功率隨之大增。這種鏟子就此在洛陽一帶的盜墓者中傳開了。
但「洛陽鏟」到底是不是李鴨子發明的,目前並沒有人能直接證明,也有可能是以訛傳訛。但不論發明者是誰,洛陽鏟的貢獻還是很大的,也為以後官方文物考古所使用。
〈摘自人物篇:歷史上十二大盜墓狂人〉
最專業的曹操
盜墓,多是有權者的行為,從伍子胥,到項羽,再到劉去,都是這樣。這也說明一個問題,歷史上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但替盜墓設專門職位,設「盜掘辦公室」,且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應該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負責專門研究並執行盜墓,曹操可以說是中國盜墓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
盜墓可以說是曹操最不光彩的行為,史載曹操在打天下之初,為了籌集軍餉,便想到陪葬甚豐的漢帝王陵和富家大墓,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了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陪葬多盜哪座。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墓塚是芒碭山王墓,這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兄是創造「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劉武於漢文帝二年受封為梁王,都城在大梁(今河南開封),後徙治睢陽(今商丘)。劉武因抵禦「七國之亂」有功而權大,死後葬於永城芒碭山,諡梁孝王。
劉武的墓構建規模宏大,據說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正處文景之治下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品的豐厚程度。
劉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側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組成,設有完備的排水系統。經現代考古測量,墓室總容積大達1367 立方公尺,比皇帝享用的規制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麼大的空間,陪葬品自然也相當豐富。
曹操在打開墓穴後,親臨現場指揮取寶。《水經注疏》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塚,破棺,收金室數萬斤。」據說曹操僅憑這一次盜掘所得的財寶,就養活了底下的全軍將士三年,可見盜得財寶之巨。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是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的起重設備,曹操手下是靠什麼打開陵墓盜得這些財寶的?
不論出於何種目的,盜墓都是一種難以寬恕的罪過。項羽盜掘秦陵讓劉邦找到了誹謗的理由,曹操則讓袁紹抓著了小辮子,成為挨伐的一大罪狀。
袁紹在攻伐曹操前,讓後世稱「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起草了一份討曹「檄文」。《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稱:「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至今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立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就是這份檄文暴露了曹操當年盜墓的真相。
〈摘自奇異篇:盜墓時碰到的不可思議現象〉
現代盜墓者發現年代最早的古屍
中國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出土古屍是「葛家崗一號墓」古屍,下葬於戰國中早期。至1994 年被發現,經測定下葬時間已有二千三百年。
這具戰國女屍出土極富傳奇,是由一夥現代盜墓者發現的。
湖北省博物館前館長譚維四透露了此古屍的出土經過。1994 年2月27 日晚,中國荊門市四方鄉農民郭永昌等六人趁著雨夜,攜帶鐵鍬、斧頭、繩索等作案工具,在幾次盜掘後又一次來到位於四方境內的紀山古墓群,此處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墓地。
在一個高大的墳墓前(後被命名為「郭家崗一號墓」),盜墓者打開墓穴後,盜墓者拿起板斧將厚厚的棺材砍出了一個盜洞。用手電筒往裡面一照,發現裡面竟然躺著一具完好的屍體,真的是活見鬼了,這把盜墓者嚇得不知所措。有一個膽大的李姓盜墓者,見屍體的頭上挽著一個髮簪,而頭髮竟然還很完整,他認為「這把頭髮也許還能賣大價錢」,於是一把扯下了這束千年古髮。
附近自稱「盜墓王」的盜墓老手郭守平聽說墓內有古屍,一個星期後又糾集了八名同夥前來再盜,重新打開棺木後,首先用手指在古屍嘴巴裡亂挖一通尋找口琀,但一無所獲。氣急敗壞之下,他讓同夥用斧頭將棺上的盜洞弄大一點,用麻繩套住古屍的頸子拉上地面剝衣服。
後有同夥提醒損壞古屍可能要坐牢殺頭,於是郭守平讓同夥將古屍拖到三十多公尺遠處,掩埋於另一個盜洞裡。抖落的絲綢棉被、剝下的絲綢衣服則胡亂塞進蛇皮袋裡,慌忙逃竄。案發兩個多月後古屍才被警方找出來。
經上海同濟醫科大學的專家研究鑒定,證實盜墓者現場所見不虛,古屍為中國現存下葬年代最久遠的一具濕性古屍,比馬王堆一號古屍還早二百年。女屍下葬時在六十五到七十歲之間,但因為盜墓後並沒有能及時得到保存,使得這具屍體後來幾乎成為一具乾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