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公主
吳蔚◎著
【類別】:當代華語文學/中國歷史小說、探案推理小說
【出版日】:西元2017年7月15日
【開本/頁數/定價】:平裝/單色印刷/14.8*21公分/600頁/定價450元
【ISBN】:978-986-178-423-6
【適讀年齡】:無分齡
來生……還要做公主嗎?
她們要的,不過是跟心愛之人在一起,
為了大漢,卻是如何也達不成這小小心願,
身為公主,和親是無法擺脫的宿命。
西元前,漢武帝開創了中原盛世,北方的匈奴卻有個巨大陰謀。有「天下第一聰明」之稱的狂人東方朔,竟然收了皇帝女兒做徒弟,師徒二人攜手查案,線索只有一把金劍,他們竟然意外挖掘出深埋已久的百年秘密。
在邊疆戰場上,有李廣、衛青、霍去病等名將,他們抗擊匈奴,殺敵無數,是百姓景仰的漢人英雄,然而再厲害的英雄,都大不過皇帝。這些功臣名將,要如何在政治沙場裡應對進退?
戰事越演越烈,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改變了大漢王朝的政治生態,和親政策於是重上檯面,幾位公主的命運,從此轉向了未知的大漠……
歷史作家、《一本就懂中國史》作者 廖彥博 專文推薦導讀!
「為什麼國家的命運、天下的安寧,要由她們這些女子來承擔呢?」
故事跨越半個世紀,史詩般的宮廷政治劇
登場的歷史人物眾多,兼具廣度與深度:公主的哀愁與勇敢、皇帝的自傲與感性、文臣的樸實與狡猾、武將的忠誠與背叛。作者吳蔚的視野宏大,考據嚴謹,不僅重現了漢代制度、風俗,還能在設計精巧的情節裡,完美融合史實,寫出這麼一部關於權力,關於愛與自由的歷史小說。
★當代第一女說書人吳蔚,又一本精采傑作!
★大陸當當網-5顆星評價,讀者好評率97%!
★亞馬遜網站長銷熱賣書籍!
本書特色──
- 故事架構背景、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命運均嚴格契合正史
- 漢代典章制度、城市格局、衣食住行等細節均取自相關典籍或考古資料
- 力圖完整再現漢朝最強盛時期的漢人生活和社會風貌
//作者介紹//
吳蔚
七○後新銳歷史作家,祖籍湖北,喜文史,思敏捷,文史功底深厚,自稱「故紙堆中尋生活」。已出版多部歷史紀實體文學作品、歷史小說,並參與多部電視劇編劇工作。
吳老師相信歷史可以作為今日的借鑑,更曾說:「讀歷史讓人有大喜大悲的體驗,有那麼多殺戮與冷血,但也有那麼多光輝與燦爛,感受得多了,就會變得淡然。但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外面的人群怎樣,我們還是熱愛這個世界,愛,才是人類最高的情感。」
她喜歡以現代人的視角關注歷史,以女性獨有的細膩來描述歷史,無論是獨特的切入角度,還是細膩的語言描述,都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作品有:《大唐西遊記》《魚玄機》《韓熙載夜宴》《孔雀膽》《大唐遊俠》《璇璣圖》《斧聲燭影》《樓蘭情咒》《和氏璧:附完璧歸趙》《明宮奇案》等書。
‧《包青天》,創下華文作家第一厲害記錄→還未落筆,即被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買下原著小說改編電影版權
‧《韓熙載夜宴》《孔雀膽》,同時入選2011年大陸長篇小說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
‧《韓熙載夜宴》《璇璣圖》《樓蘭情咒》《斧聲燭影》,連續入圍2012、2013、2014、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華文媒合平台」重點選書
//購書來這!//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91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s://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560441483
吳蔚系列作品 https://goo.gl/HzmRYU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秦月漢關
第二章 金劍之謎
第三章 長樂未央
第四章 春風有意
第五章 桃李不言
第六章 眾叛親離
第七章 人生如寄
第八章 黃鵠悲歌
第九章 紅豔沙塵
第十章 故人長絕
尾聲
背景介紹 《大漢公主》大事編年
背景介紹 西漢官職簡表
後記 關於《大漢公主》小說
//作者後記//
關於《大漢公主》小說
吳蔚
在川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各個時期在整個歷史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及其作用是有所不同的。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特別重要的時期,它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響下的文化制度,對之後中國的兩千年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羅茲‧墨菲(Rhoads Murphey)在《亞洲史》中指出:中國人在漢朝統治期間取得的領土和確立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中國人至今仍然稱自己為「漢人」,他們因自己是漢代首次確立的典型中國文化和帝國偉大傳統的繼承者而深感驕傲。
漢朝歷經西漢、東漢,以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最為強盛。武帝好大喜功,「外事四夷之功,內盛耳目之好,徵發煩數,百姓貧耗,窮民犯法,酷吏擊斷,奸軌不勝」。為了維護統治,武帝頻繁頒布律令,強化刑罰,「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死刑)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由於律文繁多,法令文書充滿几閣,連主管者也不易遍睹,奸吏往往利用令文煩冗而營私舞弊。在苛嚴的律法下,冤獄遍地,全國監獄多達兩千多所,獄中囚犯猶比肩而立,小說中的一系列的男女主人公均曾捲入或牽連進獄案。
但小說中涉及的一些案子比較特殊,不能靠人力偵破,譬如霍去病正當盛年時離奇病死,又譬如霍去病之子霍嬗跟隨皇帝封禪時暴死於泰山之頂,武帝親口稱其羽化升仙,旁人即使難以相信,也無法追查。小說僅僅是根據當時的背景和局勢,提供一種視角和解釋。
本書原名為《紅豔沙塵》,後來才改為《大漢公主》,實際上是以幾位公主的命運為主線,講述大漢由公主和親到反擊匈奴的過程,完整還原了武帝一朝的歷史興衰。故事起始於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回國,終止於解憂公主自烏孫歸漢。因時間跨越長、地域廣,事件紛繁,人物眾多,所以引入了項籍(項羽)寶藏作為串聯線索。在中國歷史上,有三批巨額寶藏迄今仍是未解之謎,除了本書提及的項籍寶藏外,還有明末李自成從紫禁城搶掠的財寶,以及太平天國「金銀似海」的聖庫。這些寶藏眾說紛紜,撲朔迷離,失落至今依然下落不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另行閱讀相關歷史書籍。
要特別說明的是,《大漢公主》主要架構、故事背景、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命運均嚴格契合了正史。書中所涉及的諸多細節如漢代典章制度、城市格局、皇宮建制、漢人及西域人衣食住行等均取自相關典籍或考古資料(由於引入了最新考古成果,若出現書中描述與地圖不符合的情形,以前者為準)。舉例而言,書中兩條重要線索:漢武帝劉徹大規模反擊匈奴前、派驃騎將軍霍去病深入匈奴腹地奪取祭天金人,以及大漢鎮國之寶高帝斬白蛇劍十二年一磨礪,均是真實歷史。
考慮到本書很可能是作者唯一一本以西漢為背景的小說,所以刻意在歷史掌故和風土人情上花費了更多的筆墨,力圖完整再現漢朝最強盛時期的漢人生活和社會風貌。漢代人的精神風貌跟現代中國人有很大不同,小說中的一些故事,雖為作者所杜撰,但都符合時代特色,每位人物的感情衝突,也都表現出與時代相契合的精神。
但有一點,本書是一本用現代語言寫成的歷史小說,作者在語言上並未過於拘泥,某些成語及用詞的實際使用要晚於本書敘述的時代。為照顧讀者的閱讀習慣,避免行文晦澀,在一些自稱、稱呼語上也沒有完全採納漢人的習慣叫法。
《大漢公主》與之前出版的《魚玄機》、《韓熙載夜宴》、《孔雀膽》、《大唐遊俠》、《璇璣圖》、《斧聲燭影》、《包青天:滄浪濯纓》、《和氏璧》、《明宮奇案》等書共同組成了作者正在構思創作的「吳蔚歷史探案系列」。特別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是你們一直支持著我,我在寫作道路上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你們的鼓勵。寫作本身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你們是我努力前行的最大動力,我愛你們。
//推薦導讀//
在歷史的密室裡一聲長嘆
文/廖彥博(歷史作家、《一本就懂中國史》作者)
政大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這不正是從秦代蜿蜒至今
迷我,惑我╲餵以我的血,我的肉
而昂行╲而翻騰
而凜凜然蟠踞╲於我體內的那條龍嗎?
而今,我已登臨╲爬上了居庸關,直上八達嶺
極目萬里╲仍不見歷史的盡頭
守關人何在?
飛將軍李廣呢?
只見一隻兀鷹在烽火臺的上空盤旋╲在搜尋╲那支被巨石吞沒的箭
上有鬱鬱蒼天╲下有壘壘荒塚
我在長城上披髮當風
手指著夕陽:那就是漢家陵闕? —洛夫,〈我在長城上〉
守關人何在?在小說裡,作者吳蔚老師是這樣介紹他們出場的:
亭燧備有積薪,其實就是巨大的柴草堆,白天點燃觀其濃煙,夜間則熊熊大火,日夜兼用,幾十里外相望不絕。《烽火品約》規定:「敵五十人至五百人燔一積薪;五百人至千燔二積薪;三千人以上入塞,或攻克亭障特急者燔三或四積薪;萬人以上入塞燔五積薪。」按照目前入塞的匈奴兵人數,只到點燃一積薪的程度。駐守亭燧的漢軍燧卒亦大聲鼓噪,盡數湧出亭燧,手執弩機和兵器,趕來增援。
飛將軍李廣呢?小說開場時,李廣為右北平郡守,正坐在轄境平剛城南的一家酒肆裡:
大漢食俗有明顯的等級性—天子一日四餐,一為平旦食,少陽之始也,二為晝食,太陽之始也,三為餔食,少陰之始也,四為暮食,太陰之始也,一頓飯多達二十六道菜;貴族官宦階層則是三餐制,稱朝食、晝食和餔食。當初周勃等人誅滅諸呂恢復漢室天下,就是利用餔食晚餐時間進攻,令正在吃飯的呂氏猝不及防;而民間飲食通常是日食兩餐,這是先秦時期傳下來的用餐習慣,以適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作生活,早餐在上午辰時,稱「大食」,晚餐在下午申時,稱「小食」,軍營中也是如此。此時還不到正午,剛過大食不久,距離小食時間還遠,李廣其實並不餓,只是突然很想痛飲一場,一醉方休。
熟悉吳蔚歷史探案小說風格的讀者一定清楚,小說在交代人物登場的同時,也清楚的介紹所處朝代的典章制度、軍事戰備,以及社會風俗。頭一次看吳蔚小說的讀者,或許不明白,為什麼作者要如此不厭其煩,鉅細靡遺的將人、事、時、地、物,全都清楚述其始末源流?沒關係,我來解釋。
作者在構築一間探案推理的巨大密室。這間密室的名字,叫做歷史。
精湛的故事鋪場
在《大漢公主》中,一連串謎案起始的時間,標定在漢武帝元朔三年(西元前一二六年)。推理小說中能看到的符碼,舉凡突然出現的屍體、匪夷所思的殺人手法、難以追蹤的疑犯線索,層層相扣的連環案情,隨著故事展開,全部一一出現。而以我們熟知的真實歷史人物負責推理,是吳蔚老師的歷史探案小說最引人入勝之處。這一次,擔負推理破案重任的主角,是兩組師徒搭檔。按照情節發展,前半部是有「天下第一聰明人」之稱的東方朔和漢武帝劉徹的愛女,夷安公主劉曼;後半部接續解謎的,則是東方朔與他新收的弟子,楚國公主劉解憂。小說裡,東方朔可不僅只是妙語如珠、詼諧狂放,他還扮演穿針引線,承接劇情轉折,和讀者一起分析案情的重要角色。
活躍在情節當中的著名歷史人物,除了前面說過的飛將軍李廣,還有衛青、衛子夫、霍去病、霍光、李陵、司馬相如、卓文君、蘇武、關東大俠郭解、長安大俠朱安世、以及漢武帝劉徹等人,而且,上述各人可都不是客串出場,他們與案情全有著重大的關係!作者賦予他們鮮明立體又複雜的性格,比如衛青之不想得罪人,連下屬都要討好,比如劉徹之深情至性,卻多疑雄猜,比如霍去病之氣吞萬里,卻囂張跋扈,又比如少年霍光的沉默怯懦,李陵的玉樹臨風、文武全才,從中透露出的線索,常讓我讀後反覆掩卷推敲,欲罷不能。
在這巨大的史實密室裡發生的謀殺命案,使讀者難以釋卷,非得追到最後,才能在層層解謎之後知道真相全貌。吳蔚老師苦心搭建(或是還原)出的歷史舞台,更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連串謎案,顯得疑影重重而又合情合理。探案或推理小說常被讀者詬病之處,是「為了解謎而設謎」;偵探所到之處,周遭人等的死亡率高得不符實情。可是,在《大漢公主》裡,出現屍體不是為了推理;西漢與匈奴、中亞各國外交征伐的政軍格局,使得一件件的疑案看來像是巨大陰謀的冰山一角。符合史實又能製造懸疑,《大漢公主》的格局與創意讓人驚嘆。
格局浩大的推理小說
吳蔚老師以歷史人物進行命案推理的格局和創意,往往出人意料。讓我來舉個例子:匈奴軍臣單于死後,太子於單爭位失敗,投奔漢朝。因為他是歷來匈奴投靠漢朝貴族中地位最高者,武帝封其為涉安侯,準備以於單做為政治號召,還要將夷安公主嫁給他。沒想到,在長樂宮大夏殿的晚宴中場休息時,於單竟被發現暴死於後院園林中!大殿上滿朝勳貴、加上宮女侍從與郎官,個個都有嫌疑。這時,夷安公主不避嫌疑挺身而出,向父皇劉徹請旨調查:
劉徹本是性情中人,立即被深深打動了,道:「朕准夷安所奏。郎中令,你分派一些人手留下來,供公主查案差遣。至於那些賓客什麼的,等夷安問完話再放他們離去。」李廣躬身道:「臣奉旨。」夷安公主忙道:「父皇要去哪裡?」劉徹一愣,隨口答道:「當然要回去未央宮了。」夷安公主道:「不,父皇也是嫌疑人,要等問完話才能走。」劉徹愈發覺得新奇有趣,笑道:「想不到朕也有被親生女兒審的時候。你問吧。」
看見了嗎?漢武帝本人也沒有不在場證明,也需要接受問話調查!於單投漢不久暴死是史實,而吳蔚筆下這場晚宴,將史實推演成一幕密室殺人事件。其背後影影綽綽、呼之欲出的政治黑影,又讓人不得不相信實際情況很可能就是如此。吳蔚這種大手筆、大格局,放眼中外推理小說,也很罕見。君不見,「謀殺女王」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筆下最有名的偵探白羅(Hercule Poirot),即便「一生」屢破無數疑案,即便《紐約時報》都為他這個虛構人物刊登訃聞—可曾有過機會,在白金漢宮向國王陛下問話,釐清他今晚的行蹤?
於單遭到謀害,只是故事當中的一段情節,牽扯到匈奴在漢朝內部埋伏的內應,以及朝廷鎮國之寶—高帝斬白蛇劍當中埋藏的祕密。從小說開場不久就發生的平剛城南客棧無頭雙屍命案開始,衍生出一幕幕懸疑凶險的陰謀、命案、毒殺、以及鬥爭。東方朔師徒(兩組)在其中抽絲剝繭,試圖找出謎團真相,幾次遭遇危險,夷安公主的結局更是讓人料想不及,總感覺作者伏線千里,下筆卻毫不心慈手軟。當然,這裡且先賣個關子,讀者可得細細留神,不放過任何一處線索才行。
故事人物與歷史悲劇的相互疊映
《大漢公主》道出漢武帝一朝的盛衰起伏,故事中出現多位公主,像前半部擔任偵探的夷安公主、下嫁衛青的皇帝之姐平陽公主、和親途中突生變故的昭陽公主、正邪難分,心機深沉的淮南國翁主劉陵、遠嫁烏孫,肩負外交重要使命的江都公主劉細君,以及後半部的主角人物楚國公主劉解憂。她們的人生與愛情,都和政治有所牽扯,甚至成為國家戰略底下的犧牲品。「為什麼國家的命運、天下的安寧,要這些弱女子來承擔呢?」作者如此問道。而這還不是王昭君抱琵琶出關的衰弱年代,而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武帝年間呢!
答案在小說謎團層層揭曉之間逐漸浮現。人心的詭譎難測、愛情的悽惻婉轉、竭盡全力也難以挽回的悲劇,史筆如鐵,史冊皇皇,身在局中,無可逃脫—這也是吳蔚探案小說與其他推理小說最大不同之處。小說後半部,李陵無可如何的遭遇,蘇武堅持到底的孤獨,霍光飽經世事後的冷酷,即使我們早就知道結局,仍然可以在小說充滿情感的字裡行間(尤其是劉解憂與李陵相見的一幕),感受到無可奈何的巨大悲愴。
「爬上了居庸關,直上八達嶺╲極目萬里╲仍不見歷史的盡頭。」是的,鬱鬱蒼天,壘壘荒塚,歷史的密室何其巨大,看不見盡頭,卻難以逃脫。透過吳蔚感人的筆觸,我們竟然聽見了兩千年前的那一聲長嘆。
//書摘//
卷二 金劍之謎(摘錄)
東方朔見那原告不過是一名十四、五歲的羸弱少年,一時好奇,也跟了進來,站在旁側吏卒身後,側耳聆聽。
這案子其實再簡單不過──原來那少年名叫管敢,被告人管媚、陽安是他的姊姊、姊夫,他父親管線是無終縣的大富翁。八年前管線病逝,臨死前將所有財產留給了女兒管媚,只給管敢留下一把寶劍,且交由管媚保管,要等到管敢滿十五歲時再交給他。而今管敢已經年滿十五歲,管媚卻不肯將寶劍還給弟弟。管敢多年來受盡姊姊、姊夫白眼,實在氣不過,遂按父親臨終囑咐,趕來郡府告狀。
李廣耐著性子聽完,審閱了管線留下的遺書,問道:「管媚,這遺書是真的麼?」管媚道:「確是家父親筆。」
李廣一拍桌案,怒道:「那麼還有什麼可說的?快些將寶劍拿出來,還給你弟弟。老夫還要趕去軍營,沒空陪你們這些小孩子在這裡玩過家家。」
管媚其實早知道這樁案子非敗訴不可,但聽聞現任郡太守李廣不理地方政務,又存了僥倖心理,居然不辭辛苦,一路跟來到平剛城。此刻見飛將軍發怒,嚇了一跳。不得已解開外袍,從腰間取出一柄短劍,很不情願地遞給管敢。
那短劍通體金色,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焰,右文如水波,光彩多目,不過僅一尺半長,似是女子用劍。
管敢數百里奔波,就為了索回父親的遺物,此刻寶劍終在己手,不由得百感交集,憶起慈母、慈父早亡,數年來過著寄人籬下的淒慘生活,登時愴然涕下。
李廣卻彷彿發現了天大的怪事,從堂首走下來,瞪大眼睛問道:「這就是你父親留給你的寶劍麼?」管敢道:「是。」李廣道:「可否借老夫看看?」
管敢便將短劍遞過來。李廣卻不著急拔出劍身,只反反覆覆查看那金劍的外觀。良久之後才拔劍出鞘,刃如霜雪,雖也是柄難得的利刃,但較之城南酒肆所遇劍客雷被佩戴之劍,又有所不如了。
管敢道:「有什麼不妥麼?」李廣道:「像,實在太像了。」搖了搖頭,將劍還給管敢,回到座上,道:「這件案子已經了結,你們可以回家去了。」
東方朔忙挺身站了出來,道:「不急。李將軍,這件案子沒這麼簡單。」李廣愕然道:「東方大夫來大堂做什麼?難道老夫斷的不對麼?」一旁軍正魯謁居忙道:「有管線遺書為憑,管氏姊弟對遺書內容均沒有疑問,將軍按照管線生前遺願斷案,並無任何不妥之處。」
東方朔哈哈笑道:「並無任何不妥之處,軍正好大的口氣!」語氣中大有嘲諷之意。李廣勃然色變,強壓怒氣,道:「東方大夫,有話請直言。」
東方朔道:「將軍有沒有想過,管線是富甲一方的大富翁,家產近百萬,金銀堆積如山,為何偏偏只留一柄金劍給唯一的愛子?當然,能令李將軍動容的寶劍,一定很不一般,但對民間百姓來說,寶劍再利,也比不上一日兩餐。管敢,你說實話,如果你父親留給你十萬錢和寶劍,但你只能選擇一樣,你會選擇什麼?」管敢毫不遲疑地答道:「當然是十萬錢。」
東方朔道:「如果你選的是十萬錢,那麼還沒有等你長大,這十萬錢就會被你姊姊完全奪走,你自己怕也是性命難保。瞧,這就是令尊的高明之處了,他去世之時,你才七歲,而你姊姊卻已經二十餘歲,且嫁予陽安為妻。管線生前知道你姊姊為人貪婪狠毒,自己一旦撒手,必然會來與弟弟爭奪財產,如家又多惡奴,怕是你活不長。所以他有意將家產全部留給你姊姊,這樣你姊姊如願以償,不會再因為財產之事置你於死地。而留給你的寶劍則大有玄機,劍代表著決斷。你父親早料到你姊姊性格強硬,到你十五歲時必不肯按遺書要求把寶劍給你,因而他預先又有遺命,告誡你一旦有爭執就直接來郡府申訴,如果遇上明白事理的太守,立即就能明白他遺書留劍的真正用意。」
他聲音洪亮,言辭侃侃,抑揚頓挫,頗有鴻儒之風。眾人恍然有所醒悟,堂中一片嘩聲。唯獨管媚臉色陰沉,連聲冷笑。
陽安急道:「東方君,你我好歹也算是故人,如何這般惡言誣陷我妻子?」東方朔笑道:「是不是誣陷,你心中最清楚。不過我瞧你妻子兇悍強硬,你畏懼她,怕她怕得要命,諒你有話也不敢說出來。」
陽安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渾然不知該如何自處。
李廣料不到遺書和寶劍的背後竟有這樣的玄機,然而仔細思慮,的確只有如此解釋才最合情合理,極是感慨,嘆道:「這管翁生前這番苦心安排,考慮得是多麼深遠啊。」對東方朔也終於刮目相看,當即判決道:「管媚、陽安,郡府將管線全部遺產判給管敢,你二人回無終後須將全部財產立即歸還,不得延誤。」
管媚、陽安伏在地上,連連叩首,請求李廣重新判決。李廣道:「你們這樣的壞女惡婿,已經得到八年的好處,難道還想要貪心不足麼?」命掾史將二人趕出堂去。
管媚抬起頭來,冷然道:「請將軍再聽妾一言,並非妾心狠貪財,實在是因為管敢他不是我親弟弟。」陽安驚道:「阿媚,你可別……」管媚咬唇出血,道:「這本是家中醜事,妾為了亡父名譽著想,一直沒有揭破,但事情既到了這個地步,妾不得不全盤托出了。」
原來管媚與管敢並非同產姊弟,管媚為管線原配靳氏中年所生,靳氏身故後管線一直沒有再娶,直到六十餘歲才娶了年輕的新婦莫氏。當時管線已是白髮老翁,鄉里有許多風言風語,稱莫氏是為了管家財產,又稱其不守婦道,與同縣惡少年有奸。成婚一年後,莫氏產下管敢,流言紛起,稱管敢非管線親子。不久,莫氏撒手西去,只留下繈褓中的幼子。管線礙於家醜,又望子心切,明知管敢不是親生骨肉,還是當作親子撫養。
驀然曝出管敢身世疑問,最驚訝的當屬管敢本人。他瞠目結舌半晌,才囁嚅道:「姊姊你……」
管媚看都不看弟弟一眼,道:「妾所言句句是實,將軍可以派人到無終縣找鄉里鄰居查驗。既然管敢不是我管家的人,根本就無權分得任何財產。妾之前不肯將寶劍交出,也是因為不願意家父遺物落入外人之手。」
東方朔道:「你可有實證能證明管敢不是你同父異母的弟弟?」管媚道:「這還要證實麼?管敢出生時,家父已年近七旬……」
東方朔道:「我是問你有沒有實證?」管媚遲疑了下,道:「沒有。」
東方朔道:「那好,我告訴你,我能證明管敢是尊父的親生兒子!」走過去問道:「你是不是很害怕?」管敢搖搖頭,道:「我不害怕。今日慶幸能遇上東方先生,這才能知道父親大人臨死的一番苦心安排,就算我得不到一文錢,我內心也會感激不盡。」
東方朔道:「你既然不害怕,為什麼身子一直在發抖?」管敢道:「我只是天生怕冷。」東方朔道:「很好。李將軍,你可以暫時命人帶他們下去。等到正午時分,咱們再來大堂審案。」
他自作聰明、越俎代庖的做派固然令人生厭,可他確實聰明過人。李廣又正煩這件沒完沒了的奇怪案子,巴不得有個人來替自己處置,當即命人先監禁管敢三人。
********************************************************************************
到了正午,東方朔準時出現,命人帶上原告、被告,徑直扯著管敢來到院中站定,道:「你們大夥兒來看。」
院中除了李廣等人,還聚集了許多趕來看熱鬧的掾史、士卒,聞聲一齊望過去──只見那柄引發出這起案子的短劍正別在管敢腰間,在太陽下發出燦然金光,極是耀眼。
東方朔見眾人目光灼灼,不離管敢腰間,忙道:「我不是讓你們看劍,是讓你們看管敢的人。」
軍正魯謁居問道:「管敢有什麼出奇之處麼?」東方朔哈哈大笑道:「這麼明顯的事,你們居然都看不出來!管線娶後妻莫氏時已是六旬老翁,精血衰敗,因而老人之子先天不足,非但不耐嚴寒,而且日中無影。」
眾人朝管敢腳下望去,果見沒有人影,不由得齊聲發出驚呼,一片譁然。管敢自己也驚奇不已,在陽光下來回走動幾步,還是沒有人影。
東方朔笑道:「管敢,你當真好命,老天爺都眷顧你,天氣陰了那麼多日,唯獨今日晴了。」驀然提高聲音,轉頭喝道:「管媚,你這女人心腸好狠毒,為奪財產不惜誣陷親弟。令尊能安排下十五歲寶劍之計,何等人物,豈能不知管敢是否親生骨肉?倒是你這樣凡俗庸鄙之人,日日算計,卻還是敵不過你死去父親生前安排下的巧計。」
********************************************************************************
劉陵自後面趕來,嚷道:「公主,你聽到大夥兒議論金劍之謎的案子了麼?東方大夫可真是神人。」大致講述了經過。夷安公主「啊」了一聲,眼睛瞪得老大,道:「這麼傳奇?」見霍去病和韓說已藉機走掉,便乾脆來到東方朔房中,嚷道:「東方大夫,你這麼聰明,做我的師傅好不好?」
東方朔正躺在床上閉目養神,被公主強行鬧了起來,很有些著惱,不悅地道:「公主不是已經有主傅了麼?」夷安公主道:「義主傅只是醫術高明,別的本事不及東方大夫,更不要說斷案這種好玩的事。況且主傅是父皇指派給我的,我自己也可以拜師傅呀。琴心不就拜了義主傅為師傅,跟她學習醫術麼?」
東方朔嘻嘻一笑,道:「義姁是公主的主傅,有朝廷的豐俸厚祿養著,我給公主當師傅,有什麼好處?」
********************************************************************************
次日一早,一陣緊密的桴鼓聲敲響,打破了郡府的寧靜。夷安公主做了一夜孫公主和匈奴單于的怪夢,本能地從床上坐起來,叫道:「呀,有軍情!匈奴人來了!」匆忙穿好衣服出來,卻不是什麼軍情,而是有百姓來擊鼓告狀。
夷安公主認出那擊鼓告狀人是昨日在城南客棧見過的店主欒翁之子欒大,忙上前問道:「出了什麼事?」欒大二十來歲,臉色煞白,顫聲道:「殺……殺人了……」
郡太守李廣不在城中,主事的長史暴勝之尚在城西家中。當值的掾史正要派人去城外請暴勝之,夷安公主跺腳道:「遠水救不了近火。郡府裡不是有現成的神人麼?快,快去請我師傅東方大夫來。」
東方朔憑金劍斷奇案之事早已傳遍全城,郡府大小官吏均服其能,掾史雖覺於制度不合,但料到即使長史趕來郡府,多半也要請東方朔出面,何況公主已經發了話,便依言去後院延請。
東方朔猶自睡眼惺忪,抱怨道:「你們右北平郡的案子怎麼這麼多?治安這般差,認真考核起來,你們郡太守今年的考績多半要得負殿。」掾史賠笑道:「平時沒有這麼多事的。有勞大夫君。」
東方朔來到前院,一見到告狀人,眼睛登時瞪得溜圓,疾步上前,問道:「是管敢被殺了,是不是?」欒大道:「是……是管敢……」
東方朔捶胸頓足,悔之不及,道:「我早該料到的!早該料到有人會打那柄金劍的主意!昨日如果及時勸得管敢交出金劍,也不會為他帶來殺身之禍。」
夷安公主道:「這怪不得師傅,當時霍去病和韓說出了事,一時來不及回去客棧嘛。」東方朔道:「唉,我還說今早要為管敢送行,想不到……」
欒大愣了好久,才結結巴巴地道:「不是……不是管敢被殺,是……是他殺了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