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玄燁

愛新覺羅‧玄燁
廖彥博◎著

【類別】:古代名人;歷史評論
【出版日】:2012年5月06日
【開本/頁數/定價】:14.8cm X 21cm/256頁/定價250元/單色印刷
【ISBN/CIP/條碼】 : 978-986-178-236-2/627.2 101005102
【適讀年齡】:無分齡

新書簡介

抹粉的聖君
為千古一帝康熙卸妝的素顏傳記
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賢明的皇帝,
用最直白的論述,引人入勝的筆法,對康熙帝國完整解密。

康熙傳位謎團大解密,看十三爺與十四爺大辯論,評斷到底皇位屬誰?
愛新覺羅‧玄燁這位排行第三的皇子,為什麼會繞過比他年長的兄弟,即位為帝?「康熙」這個年號又代表了什麼意思?康熙智擒鰲拜背後隱藏了多少謎團?三藩之亂究竟是康熙有意為之還是弄巧成拙?與康熙王朝糾纏不清的五位閩南人,你認識幾位?千古一帝難道真認不清權臣面目?人都會老,這位賢明的皇帝老了又留下了什麼給後代子孫?

作者簡介 

廖彥博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曾就讀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著有《我肥大的茉莉香味哀傷》、《蔣氏家族生活祕史》(合著)、《三國和你想得不一樣》、《個人旅行:西雅圖》(合著)等書;譯有《大清帝國的衰亡》、《中國將稱霸21世紀嗎?》等書。

作者的話 

重新解讀愛新覺羅.玄燁與康熙王朝    文/廖彥博
這本小書試圖要以可靠的史料為基礎,重新閱讀康熙王朝、再次審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那波瀾壯闊、成功與失敗交疊的一生。

提到康熙皇帝,這位清朝開國起第四位、入關後第二位君主,無論是在娛樂性質的影視作品,還是學術性質的故紙堆裡,愛新覺羅.玄燁都是以神聖英明的面目出現的。這也難怪,根據清朝史官們所告訴後世人們的,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十五歲就能運用智慧,獨自決策擒拿權臣鰲拜;二十歲判定吳三桂等南方三藩必反,毅然決然撤藩,經過戰爭取得勝利;三十歲時知人善任,和戰並用而收降台灣,取得全國統一;接下來更曾三次親征準噶爾蒙古,派兵擊敗沙俄,武功威震四邦;文治方面也粲然可觀:康熙以一介滿洲帝王,通儒術,崇理學,修《明史》,編字典;他本人更懂算學,精曆法,深研河防利弊,了解西洋科學。更重要的,是他以仁心施政,澤被萬民,作風務實節儉,下令永不加賦,奠定了大清一代文治武功的百年基礎。他是少年英主,盛年雄主,晚年的慈祥聖主,所以被尊稱為聖祖仁皇帝。

這是我們熟悉的康熙皇帝,這是我們印象中的康熙王朝。可是這個清朝建構出來的康熙,卻掩蓋住了那歷史上真正的玄燁,替他披上一層面紗。這層面紗,是一種誤解;這層誤解裡,有一種蓄意。

我認為,康熙皇帝之所以偉大、之所以不凡,在於他並不如清代官方史書所建構起來的那樣神聖英明、那樣睿智傑出。

聽起來很矛盾,但是這正揭示了我們需要以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清朝的觀點,重新閱讀康熙皇帝執政六十一年的來龍去脈,以自己的角度,了解康熙王朝,了解那個時代的人與事,領會他們的成功,與他們的挫折。

接下來的六個章節,是六個橫切面,以不同角度,重新切入、理解康熙王朝的六次嘗試。第一章,說清玄燁之所以能君臨天下的來龍去脈,還有「康熙」這個年號的來歷;第二章,點出在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背後,所隱藏的謎團;第三章,「三藩之亂」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嗎?康熙和吳三桂,一個是弱冠青年,一個是百戰老將,兩人之間周旋對決,和天翻地覆的明亡清興八十年歷史,又有什麼糾葛?第四章,主要說的是康熙皇帝與五位閩南人之間發生的故事。這五個人來路不一,有的在海上稱雄,有人曾與清廷為敵,也有人官場順遂得意,當中既有戰爭場面,又有兄弟情仇,更還有官場權謀。第五章,要從兩次南巡,都站在黃河大堤上的康熙做為開場和收尾,在治河事務裡看康熙中期的官場鬥爭,權謀狡詐,以及玄燁本人高深莫測的帝王心術。第六章,走在聖明天子路上的康熙皇帝,一路順遂嗎?晚年的康熙造成了什麼禍端?留下了什麼遺憾?第七章,則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康熙臨終時傳位的謎團,能夠透過這場辯論,而被解開嗎?

康熙這個「千古聖君」的形象,是清代史官替他塗脂抹粉,還是他自己有意為之?我們能從史料的縫隙裡,看見真正的康熙嗎?

選擇歷史閱讀的制高點----廖彥博的史鑒與膽識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許建崑

    當我們眼睛盯著電視,吸吮宮闈秘辛,有意無意閱歷著人性卑劣、邪淫、貪婪、惡毒的戲碼,其目的何在?尤其是清史,往往被描繪成骯髒、汙穢而血腥,如慈禧如何得到咸豐的寵幸,殘殺異己以掌控政權?順治如何依戀董小宛而出家?雍正如何死於血滴子?乾隆又如何暗中認祖而不歸宗?在這串八卦之外,康熙故事總算乾淨一些,不愧為寬仁簡政所帶來的福蔭,但是在查良大師與仲春冰凌筆下,以及周星星惡搞的電影、某電視台拍出的電視劇中,又有面目全非之憾。

    當然!讀歷史的讀歷史,而看小說、電影、電視的純娛樂為主,兩碼子事。然而,錯把馮京當馬涼,日久生非(生飛、生灰,還是生輝?),就會被當作「沒常識」。談論歷史的時候,還是回歸歷史吧!

    剛拿到廖彥博的《愛新覺羅‧玄燁》,是有些疑慮。在名家群立,著述如海的素材中,如何能大敲鑼鼓,另樹旗幟?彥博首先選擇了「自己的觀點」,不是清人觀點、遺民觀點,更不是教科書式的觀點!「自己的觀點」是站在你、我活生生能呼吸能思考的觀點,放棄了說八卦、說風涼,或者隔山觀虎鬥不干我事的態度,把康熙朝政治與人事的利害擺在今天來思考、揣摩,當作邏輯推演,而成為我們立身處世生活智慧的一部分。至於事件真相(真相永遠不明)與歷史定位(留予他人說風涼),與我們「活著」的狀態無干,更不是關注的焦點。

    如果說用流水帳述說康熙六十一年,肯定會得罵名。彥博則能舉重若輕,用七個章節,橫掃一甲子。首章,交代了康熙先祖努爾哈赤、皇太極如何征討大明江山?孝莊皇后如何扶立六歲順治,如何安頓野心勃勃的多爾袞為皇父?二十五歲的順治因天花而往生,又如何扶立八歲已出過天花的康熙繼位?緊接著寫康熙如何擺佈四個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而取得政權的穩固?第三章以後,平三藩、收台灣、治黃河、立朝規、修明史、征噶爾丹,完成立國大業。唯一遺憾的是,仍然躲不過「九子奪嫡」的悲劇。

    彥博不採史傳論春秋義理的筆法,不跌入演義小說的怪誕浮誇,而是採用後設拼貼來書寫。時而與讀者對話,時而呼喚歷史人物,時而揶揄相關的影劇創作,最後還來一場新式辯論比賽,讓雍正的兩個弟弟胤祥、胤禵擔任正反雙方,展開王位繼承權的辯論。儘管結構如此複雜,但節奏仍然穩定明快,又間插時新的網路語言,也有熟稔的專屬台灣社會的流行術語,很可以引人大笑。兩岸分隔五十餘年,超過兩個語言世代,如果是彼岸讀者閱讀,相信也會被這些新鮮、唐突卻又到位的語言給逗樂了。

    不過,更值得推薦的是彥博的史鑒與膽識。讀寫歷史,不外乎察微知著,鑑往知來。彥博以幽默的語氣、遊戲的趣味,述說康熙「平凡人卻做了不平凡的事」,讓我們看到了「經營王國日理萬機的難度」,同時也讓我們瞧見康熙朝宮廷王儲的傾軋、權臣的興替,以及君王與臣子之間的零和遊戲。君王縱容臣子貪污、舞弊,表面上要買臣子的忠心,骨子裡卻握緊生殺大權。當臣子攬權之際,便是到了揭發、撤換、誅殺的時刻。而王儲或臣子們並不是不知道危機,只是在權力競逐中,被養大的慾望所控制。刀口舔血,終究要亡於刀下。在西方國家也是,傳統帝制的悲哀,都無法逃離這樣的宿命。政治是條不歸路,永遠在父權的桎梏下反覆,聰明的讀者可要三思。

本書目錄

目次
緒論 重新解讀愛新覺羅.玄燁
006 推薦序
006 第一章 康熙王朝的來龍去脈
000 第二章 第一次當皇帝就上手
000 第三章 向前迎戰風雨
000 第四章 康熙皇帝與五個閩南人
000 第五章 河堤上的康熙
000 第六章 走在聖君的道路上
000 第七章 「皇阿瑪到底傳位給誰?」康熙皇子辯論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讀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